記者黃仲丘/台北報導
▲陳秀熙表示,陳秀熙表示,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防疫適應力(圖/截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直播畫面)
國內疫情仍在高原期擺盪,但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(8)宣布好消息,他分析紐西蘭於疫情高峰震盪,也就是輕症與無症狀的適應期約20天左右;台灣的疫情曲線與紐西蘭十分接近,目前推估約19天左右,陳秀熙表示,台灣從6月5號第一個禮拜開始後,預期可以看到疫情發生率與死亡率會繼續往下降。
陳秀熙表示,疫情高峰期間,除了觀察中、重症外,後續也要分析不同地理區域和年齡別的差異。陳秀熙表示,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防疫適應力,他將國內人口族群分為,青壯年;中年;兒童/長者/共病症,等3大類。並呈現適應能力的圖表。陳秀熙說,
要達到適應能力的虛線,決定於各國民眾的健康行為、接受的防疫措施以及醫療能量上面的照顧等差異。隨著時間拉長,這3種不同族群的防疫適應力也會提高,但比較脆弱的族群,如兒童/長者/共病症者,需要的時間會較長。
陳秀熙表示,過了高峰期後,中壯年族群在施打疫苗保護力、染疫產生抗體等比例提高的情況下,將逐漸滿足疫情適應力,並給予脆弱族群保護。目前國內的平均染疫率為10%;12歲以下的幼童已有10%~14%染疫;65歲以上族群則為6~7%,陳秀熙說兒童打疫苗後染疫率的發生會趨緩,屬於脆弱族群的長者還仍待觀察。要密切觀察這些族群。
陳秀熙表示,台灣從6月5號第一個禮拜開始後,預期可以看到疫情發生率會逐漸下降;在死亡率部分,由於抗病毒藥物的介入時間是一直持續的,醫療能量已在做初期調整,族群時間與地理區域的防疫適應性,在6月5日也可看到死亡率也會逐漸下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