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人治世的先覺者-白色恐怖時期醫師群像特展》,過往曾在多個大專院校巡迴展出,今年移師至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展出,並加入更多近年出土著重醫師與綠島連結的事蹟,見證這群醫人濟世的知識份子,在身陷囹圄時,仍不忘「醫人」與「治世」的初心。
1945年8月,日本無條件投降後,國民政府隨即代表盟軍前來接收臺灣。1947年,國共因行憲與聯合政府等議題出現分歧,又隨著馬歇爾調處紛爭失敗,進而全面開戰。1948年4月,行憲4個月後,第一屆國民大會通過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》;同年12月10日依據臨時條款,頒布全國戒嚴令,宣布戒嚴。臺灣則於1949年5月19日,由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陳誠宣告自5月20日零時開始「全省戒嚴」。從此,臺灣進入長達38年的戒嚴統治,期間人民的言論、思想、人身自由受到全方面的箝制,導致臺灣長期籠罩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下,造成許多民眾、家庭及知識份子被屠戮及監禁。
在日本殖民時期,臺灣民眾於日本科學與理性的教育中,孕育一群本土菁英,成為社會領導的中堅,其中有不少是具有豐厚專業知識的醫師,他們不僅懸壺治病,更實質參與社會改革。因此,當他們感受國府的腐敗後,便懷抱著「上醫醫國」的初心與理念,前仆後繼地投身於反抗威權的行列中。
《醫人治世的先覺者-白色恐怖時期醫師群像特展》便是為白色恐怖時期中敢於反抗的政治受難醫師們留下紀錄。此次展覽增加許多醫師政治犯們與綠島當地的連結和故事,讓參觀者可以看見許多身在苦難中的醫師依然抱持著「醫人」的初心,無私地醫治綠島居民,深深影響這座小島的醫療、教育和生活。
向死而生,黑暗歷史的人性光輝
在國府統治時間,綠島新生訓導處最高峰時期,曾關押約 2000 多人的政治犯。由於離島的醫療品質向來貧乏,由政治犯在新生訓導處組成的醫務所便成為綠島的醫療資源中心,讓綠島居民不致因醫藥和開刀器材的缺乏而延誤治療甚至失去性命。
根據資料,當時有八位醫師政治犯,分別為眼科胡鑫麟、外科林恩魁、婦產科王荊樹、耳鼻喉科蘇友鵬、皮膚科胡寶珍、牙科林輝記、內科呂水閣,以及細菌學專長陳神傳博士,另還有兩位自日治時代的內科現地醫師,加上幾位具護理知識受難者以及醫學院學生。靠著這些菁英堅韌克服偏鄉的資源問題,為官兵、居民和政治犯的健康把關,拯救許多人的生命。他們是犯人,也是菩薩,如此值得記載的歷史至今在綠島仍被紀念與傳頌。
本次於綠島重現《醫人治世的先覺者-白色恐怖時期醫師群像特展》,特別著重在曾於綠島服刑的白恐受難醫師,並加入綠島居民當年與這些政治受難者相處的過程與回憶,盼至綠島參觀的民眾能夠獲得更深的共鳴。
會加人共黨组織,是因國民黨政府來後在被轟炸半毀的醫院裡申請不到儀器,無法做研究工作,覺得個人力量有限,應該有個組織,大家一起做事。二二八事件後,更覺政府失信於民,而主張民主改革的共產黨,成為人心所向。(胡鑫麟醫師自述)
我心情沉痛地想著,優秀的人才是非常難得的!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,殖民地臺灣才出現幾個像許強老師、郭琇琮和吳思漢等那麼優秀的人才;可是,光復才五年,一場白色恐怖的政治風暴就輕易將他們撲殺了。(蘇友鵬醫師口述)
從威權到民主,他們仍是自由的鬥士
本展再次來到綠島展出,白色恐怖受難者與當年的綠島居民年紀都老了許多,甚至有許多人相繼離開人世。所幸除學者的研究工作持續進行外,更有許多受難者、家屬給予協助;透過受難者團體的互相協助與支持,才能讓新的檔案及資料陸續出土,讓此次的展覽內容更加豐富與完整。
在參觀展覽的過程中,可以發現這群身著白袍的政治受難者,並不將自己認定為受害者的悲情角色,而是認為自己是民主的鬥士、第一線的反抗者。因此,他們出獄離開綠島之後,沒有因刑罰而噤聲,反而投入社會運動,參與臺灣的民主發展。本次展覽中,也呈現受難者醫師近年參加太陽花運動的身影,他們進到立法院和學生站在一起「捍衛民主、退回服貿」。
國家人權博物館期待透過《醫人治世的先覺者-白色恐怖時期醫師群像特展》提醒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:臺灣現在的民主和言論自由,是政治受難者用自己的生命和歲月爭取的;而他們即使現在已經80、90歲,依然秉持初心、堅守民主價值。因此年輕一代更必須好好珍惜、守護臺灣的自由民主,才不會辜負前人的努力。
《醫人治世的先覺者-白色恐怖時期醫師群像特展》
展覽時間:111年5月1日-112年3月26日 9:00 – 17:00(每週一休館)
展覽地點: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(綠洲山莊/戒護中心)
指導單位︱文化部
主辦單位︱國家人權博物館
執行單位︱淇奧友善股份有限公司
➤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
➤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、網路書店
VERSE致力於挖掘台灣文化,請支持我們正在進行的第三年訂閱計畫,一起記錄與參與台灣的文化改變。
文字/吳政易 圖片/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編輯/李豪
文字/陳昱綸 圖片/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編輯/李豪
文字/陳昱綸 影像/淇奧友善 Chiao Friendly 提供 編輯/李豪
文字/陳昱綸 影像/淇奧友善 Chiao Friendly 提供 編輯/李豪
文字/陳昱綸 影像/淇奧友善 Chiao Friendly 提供 編輯/李豪
文字/陳昱綸 影像/淇奧友善 Chiao Friendly 提供 編輯/李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