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hone 13 傳將換上LTPO OLED螢幕,除了能上120 Hz高更新率之外還有哪些好處?

市場傳出,今年蘋果將推出的iPhone 13系列最大賣點除了將相機升級之外,在高階Pro系列將會搭載低溫多晶氧化物(LTPO)螢幕。蘋果試圖複製當年iPhone X更換成OLED螢幕的做法,以擴大5G iPhone銷量。那麼,iPhone換了這個LTPO螢幕有什麼好處?

智慧型手機的螢幕技術經歷了解析度、材質以及更新率等多個維度的革新。以往我們覺得螢幕解析度、更新率夠用就行,畢竟再高下去我們很難辨別出它們的不同,譬如 90 分與 95 分的差距。

iPhone 13 傳將換上LTPO OLED螢幕,除了能上120 Hz高更新率之外還有哪些好處?

但人眼適應性極強,想要帶來更好的體驗,螢幕技術必須不斷改革。作為曾經的 iPhone 使用者,在沒接觸高更新率螢幕之前,或許覺得 60Hz 就很夠用,加上 iOS 的順暢,可以媲美 90Hz。不過,如果用過了 Android 陣營那些高更新率螢幕的旗艦機,你可能會覺得世界的一切都變了。

 

高更新率螢幕的最優解

大家都知道,蘋果的產品一向都不是要搶著當第一個用上新技術的那個人。譬如過去的 Touch ID、雙鏡頭、臉部辨識、OLED 材質螢幕種種,都是Android陣營先推出,但往往先推出的也是問題百出,一直等到後來蘋果再推出相同的東西,技術才算是真正的穩定。

任何新技術,蘋果一旦在量產產品上推出,它的硬體水準和軟體調教都會是行業的翹楚。

所以,對於高更新率螢幕,蘋果之所以遲遲不推出,應該是在尋找當下的「最優解」。

iPhone 13 傳將換上LTPO OLED螢幕,除了能上120 Hz高更新率之外還有哪些好處?

這個最優解其實已經在蘋果產品中出現,並且 Android 陣營中也有了相應量產的產品,它就是 LTPO OLED 螢幕(以下簡稱 LTPO)。

LTPO 技術的全稱是 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,中文譯為「低溫多晶氧化物」。它叫什麼,是怎麼形成的其實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,其實並不重要,畢竟朗讀和背誦並不一定能在考試中拿分。

Apple Watch Series 5 支援始終顯示. Apple Watch Series 5 支援始終顯示.

LTPO 技術最大的優勢是支援自適應調整 OLED 螢幕的更新率,理論上最低可以達到 1Hz,進而降低高刷新率螢幕一直存在的顯示時的高能耗。Apple Watch Series 5 用上了 LTPO 技術的螢幕,在「始終顯示」的情況下,依舊可以與 Apple Watch Series 4 的續航時間相仿,療效還是很明顯的。

Apple Watch 其實就像是蘋果的試驗室,有什麼新技術都會率先在 Apple Watch 上測試,LTPO 是一項,之前的 AMOLED 螢幕也是。按理說,LTPO 螢幕技術在 Apple Watch Series 5 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,iPhone 也該用上了。只是 LTPO 螢幕技術要求很高,大規模生產有難度,幾年前暫時還只能用在螢幕尺寸很小的 Apple Watch 而已。

iPhone 13 傳將換上LTPO OLED螢幕,除了能上120 Hz高更新率之外還有哪些好處?

後續,三星改良工藝提升產能,把新一代的 LTPO 技術螢幕用在了自家旗艦 Galaxy Note 20 上,也算是 LTPO 技術走向大眾的第一步了。現在,最新的 LTPO 技術螢幕則出現在了 OPPO Find X3 系列和一加 9 Pro 上。

相對於三星自家的旗艦產品,OPPO透過與三星的合作,發揮出了 LTPO 技術螢幕的潛力,就是可以做到最低 1Hz 的更新率。並且在日常中可以做到 1Hz~120Hz 120 檔位的變頻切換,配合相應的軟體演算法優化,理論上會有著 50% 的功耗降低。

LTPO 螢幕的兩個優勢和一個挑戰

 

想要充分發揮出 LTPO 技術螢幕的潛力,除了硬體足夠優秀之外,更需要的還是軟體上更為細膩的優化。甚至可以說,在不降低體驗的情況下,軟體生態上的優化,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

iPhone 13 傳將換上LTPO OLED螢幕,除了能上120 Hz高更新率之外還有哪些好處?

除了動態刷新,全情境給高刷新率螢幕省電外,LTPO 技術螢幕還有一個優勢,簡單說它的無級變頻特性可以讓遊戲操作更跟手,延遲也更低。

簡單來說,在遊戲中不同的情境,GPU 渲染的時間也不同,遇到很多的漫反射以及複雜情境時 GPU 渲染時間會很長,為了保證畫面不撕裂和低操控低延遲,PC 上出現了 G-Sync 和 Free-Sync 技術,它可以控制顯示器刷新延遲與 GPU 輸出延時保持一致,避免丟幀出現的卡頓。

在現實中,這需要 G-Sync 晶片和支援 G-Sync 技術的顯示器雙重條件,也幾乎是電競顯示器的標配,為了就是操控延遲更低,更跟手。(對於 Android 上引入 Free-Sync 實現方法,這裡也只是很淺顯的說明,想要更深入瞭解的朋友,可以參考知乎@滄浪之水 的三篇專欄,裡面有更為專業和詳細的技術講解。)

iPhone 13 傳將換上LTPO OLED螢幕,除了能上120 Hz高更新率之外還有哪些好處?

其實,在智慧型手機這種行動裝置上,高通參考了 Free-Sync 的概念推出了 Q-Sync,它們之間的作用機制很像,都是會根據每一幀畫面的渲染時間不同,而去動態調整每一幀合成的時間。

不過,在 LTPO 技術螢幕這種支援無級變頻螢幕之前,高通的 Q-Sync 很難落地,或者說很難發揮出優勢來。此前智慧型手機的螢幕更新率只有幾檔的變化(60Hz、90Hz、120Hz),難以匹配到不同幀的合成時間,而且頻繁的切換可能會導致花螢幕。

iPhone 13 傳將換上LTPO OLED螢幕,除了能上120 Hz高更新率之外還有哪些好處?

OPPO 和一加在新旗艦上的 LTPO 技術螢幕下,引入 Q-Sync 的同時,自研出了 O-Sync,它們稱之為超頻響應。除了可以去適應不同幀的合成時間,還加快了螢幕與處理器之間的同步頻率,提升到 360Hz(若以 60Hz 刷新為基準的話,就是提升了 6 倍),可以更快的把晶片渲染的畫面送進螢幕裡。讓你在觸摸的時候,會有比原來裝置更快的反應,這優勢在平常應用中反應不明顯,但在遊戲中會有更加跟手的操控感。

iPhone 13 傳將換上LTPO OLED螢幕,除了能上120 Hz高更新率之外還有哪些好處?

目前來說,LTPO 技術螢幕大致有著這兩大優勢,其實都是支援 1Hz~120Hz 更新率的 120 檔位變頻,它可以根據不同的情境來調整更新率以達到省電的目的。而在遊戲中,也可以根據更快的同步頻率,進行更加靈活的渲染,達到低延遲的作用。

但從目前的產品來看,有好的地方也有優化還不夠的地方。好的地方就是切實省電了、切實讓操控更跟手,而優化不夠的地方, 還是在不同軟體、不同情境這些變頻策略上,這也是需要廠商不斷去思考、去優化的一點。

蘋果的優勢在哪兒?

而即將會用上 LTPO 技術螢幕的新 iPhone,從現在看自然也會存在這些優缺點。

iPhone 12 系列距離完美似乎就差一塊高刷新率螢幕了. 圖片來源:the Verge iPhone 12 系列距離完美似乎就差一塊高刷新率螢幕了. 圖片來源:the Verge

能夠減輕高更新率螢幕給 iPhone 帶來的續航壓力(可能與現在 iPhone 12 系列續航差不多),對如何根據情境、軟體進行螢幕更新率的變頻依舊是個挑戰。至於遊戲上操控更低延遲的操控,幾乎可以讓 iPhone 再度成為最佳「遊戲手機」了。

高更新率帶來的提升,其實可以參考擁有 ProMotion 螢幕的 iPad Pro,這裡多說說變頻策略。iPhone 和 Android 們最大的區別還是對第三方軟體生態的發言權上,蘋果對 iOS 生態有著很強的號召力,這是在優化變頻策略的一大優勢。

iPhone 13 傳將換上LTPO OLED螢幕,除了能上120 Hz高更新率之外還有哪些好處?

它可以畫一個規則框架,然後讓開發者去根據規則去優化自己 App 內的不同更新率調用策略,比如 YouTube 、B 站這類影片類 App 中,在未進入橫螢幕、影片最大化之前,可以使用最高更新率,而全螢幕後,可以與影片幀率保持一致(比如 24Hz、30Hz、60Hz 等)。如此一來就無須自己去優化所有的 App 生態,和情境規則。

這就好比作當時上線的暗黑模式,Android 和 iOS 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,Android 們是在機內預製了可以全局暗黑的選項,可以根據規則強制把應用切換為暗色,而 iOS 則是讓開發者自行去優化完成。對生態不同的發言權,導致了它們不同的處理方式。

iPhone 13 傳將換上LTPO OLED螢幕,除了能上120 Hz高更新率之外還有哪些好處?

這裡並沒有去貶低 Android,提升 iOS 之意,只是表明蘋果在軟體生態上有著更強的把控力,和自制力,因而在 LTPO 技術螢幕上應該有著更加成熟的變頻策略。

新的技術就好像一片未開墾的黑土地,不同廠商的產品就好像剛發芽的小樹,在生長過程中總歸需要不斷地修修剪剪,以讓它更好的成長變成參天大樹。最先到達這片土地種樹的人們可能沒有足夠的經驗,需要不斷地去碰壁探索,而後續來的人可以按照已有的經驗去優化,進而讓自己的樹木成長的更快。

想要把讓這片新土地種滿樹苗成為一片森林,需要更多的廠商參與,激發他們的智慧,不斷去優化種樹的流程,讓它更為高效、合理。LTPO 技術螢幕也是如此,它可能是明日產品的新特性,它完美的呈現需要更多廠商參與,不論是第一批的三星、OPPO、一加,還是後來的蘋果、小米等等。

在造林的新土地上,它們都值得我們尊敬,有了它們的開拓,我們才會有一整片森林去乘涼,去享受。